9月29日,內地的兒童用品產業讓香港的投資者大吃一驚。因這一天,博士蛙成功上市,凍資逾1220億元。
而早在上市之前,博士蛙已經是童鞋行業中高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在全國有多達5種銷售渠道———百貨品牌專柜、街鋪專賣店、博士蛙365生活館、主力店和網店,總計1126個零售終端。博士蛙董事局主席、總裁鐘政用接受國內一財經媒體專訪時曾表示,公司希望每年銷售收入和毛利的增長分別為50%和40%左右。
博士蛙商業模式的亮點何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多品牌策略、立體網絡分銷以及一站式購物的新業態構筑了博士蛙獨特的商業模式,該模式將為其日后擴張發展提供運營動力。
其實,博士蛙的商業模式也曾被泉州童鞋企業屢次提及,甚至效仿,但為何其就能憑借新模式組合深受資本市場垂青,開啟兒童用品市場發展的又一新篇章,而我們本土童鞋仍深困于品牌未來發展的不確定中?
究竟泉州童鞋與其差距何在?又該如何借鑒提升?本文將為您逐一解答。
亮點1 多產品組合
在博士蛙對外招股書上,“屢獲殊榮的品牌組合”被列在核心能力推薦頭條上。博士蛙表示,旗下大型品牌組合均有各自的風格及價格定位,可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