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相關信息報道,近日歐盟商業委員會執行長Karel de Gucht於布魯塞爾總部發表「歐盟商業戰略政策』?;痘セ荽?,歐盟與境外國家貿易談判,有兩個基本原則:其一為對方必須開放市場;其二為歐盟談判採取強硬立場。而中國己成為歐盟主要指控對象。
法國對外貿易部長Anne-Marie Idrac日前接受法國經濟報等媒體採訪之報導專文,以『中國不符合市場經濟』為大標題,副題為「多數歐盟國家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導致保護主義高升」。
在專訪中,法國外貿部長指出:「如果沒有互惠,中國廠商將失去歐盟各國政府採購公共市場的商機」。由於歐盟不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因此歐盟對來自中國進口商品可以課徵「懲罰性」關稅,傾銷稅往往高達50%。法國等歐盟國家會嚴格實施,此外法國要加強保障法國人的工作機會權益,未來對外商業談判立場「強硬」,絕不輕易讓步。
對於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對外發出有關國際保護主義高升可與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相比擬,法國外貿部長則強調,失業問題嚴峻導致保護主義高漲。她認為在南韓舉行的世界20強(G20),將會針對貨幣匯價機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行研商。
同時,為了協助法國廠商排除進入中國市場障礙,法國將鎖定產品國際標準化及保護商標著作等智產權益,做為雙邊貿易談判重點。日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率領重要採購團到法國訪問,儘管隨行的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齡對外表示,中國不想抄襲要走向創新,中國要從「世界工廠」走向以研發創新的「世界實驗室中心」,說明創新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如果中國重視創新研發勢必重視知識產權,但是法國仍將提高警覺,步步為營。
歐盟最近發表之報告指出,中國未遵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政府採購協定,未對外開放市場,也不遵守國際智產權,更於近期對外限制出口「稀土」??偠灾?,中國成了歐盟發動保護主義的主要對象。